面对今日下午收盘后郑商所发布了《郑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将开展甲醇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试点工作的公告,有不少市场人士惊呼,“甲醇期货这是要向国际化迈进了。”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郑商所发布的公告称,甲醇保税交割的试点区域为张家港保税港区,该指定保税交割仓库长江国际港务有限公司自2016年4月25日起接受并办理甲醇期货保税标准仓单相关业务。
所谓的期货保税交割指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商品,作为期货合约交割标的物进行期货交割的过程。它包括保税仓单交割、完税仓单交割、期转现及仓单转让等。期货保税交割将保税货物纳入可供交割量。
从昨日公布的《郑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中记者观察到,保税交割设计为一次性保税交割。即卖方注册保税仓单,到期交割后,卖方须完成保税仓单的报关(缴纳进口增值税和进口关税)手续。另外,交割结算流程与现行流程有部分差异。鉴于保税交割尚不能免征增值税,《细则》也简化了期转现的办理。
“实施保税交割将对相关品种的长远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将会进一步拓展相关市场的广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并参与我国期货市场,扩大我国市场影响力和定价权。”业内人士说。
对于甲醇品种而言,2011年10月我国甲醇期货正式上线,2014年6月合约交易单位由50吨/手改为10吨/手,2015年12月终止常熟汇海交割仓库资格,暂停江苏东华和南通诚晖交割仓库交割业务,增设广州中石油鸿业、长江国际和江苏德桥三家为指定甲醇交割仓库。
“无论是合约交易单位的改小,还是交割库的更换,无不反应我国甲醇期货在不断完善,市场活跃度在不断提高。”中宇资讯分析师崔志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甲醇期货开展保税交割业务是我国甲醇期货市场发展的必要性,也是增强与我国甲醇现货市场结合的必然性。
据市场人士反映,由于逐步增加的进口货在逐步占有港口现货市场的定价权,前期甲醇期货交割需要进口货报关后才能交割,而现在不需要报关,只需要补贴升贴水即可交割。一方面大量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甲醇期货的参与度,方便了进口货的交割,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我国进口货的增加,同时或逐步改变甲醇贸易商的操作模式,即先交割再进行现货销售。
在崔志明看来,随着甲醇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逐步实施,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甲醇外发港口甲醇货量或相对减少,我国甲醇供需格局或继续深度优化,同时港口甲醇进口量或继续增加,我国甲醇进出口格局或进一步调整,另外“期货联合操作模式”在我国甲醇相关企业中或进一步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应用。